天津市河北区: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 发展智能科技产业

对于未来物价走势,多家机构分析认为,CPI将继续保持低通胀格局,而PPI的跌势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全国人大会议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年度会议。对澳大利亚而言,此次会议是对席大大主席去年在澳重要讲话的落实与确认。席大大主席去年的访问非常成功。他谈到了对富强、繁荣中国的设想,以及这对澳大利亚的意义。这些都体现在澳中自贸协定中了。”(三)经由外国来大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申请。
明责定责,关键要把责任具体化。特别对那些需要系统抓、全面抓、多方抓的工作,既要齐抓共管,更要各负其责,多明确一些“第一责任人”,“一个责任一个坑”,避免“马鞭打在牛身上”,从而使责任人真正把担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让各项措施落实到行动上。(杨远朝)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在美丽的海港城市福塔莱萨同大家会晤。感谢罗塞夫总统和巴西政府为今天会晤所作的周到安排。欢迎莫迪总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祝贺巴西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的世界杯足球赛。 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举行会晤5年来,金砖国家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贡献力量,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和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 5年来,金砖国家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涵盖经济、金融、贸易、社会、人文、科技等诸多领域,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合作基础更加坚实。 5年的实践证明,我们五国虽相距遥远,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 金砖国家合作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划新的合作蓝图。我认为,这个蓝图就是发展金砖国家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这要求我们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合作伙伴精神。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精神,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场,完善全球价值链,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做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坚持合作精神,继续加强团结,照顾彼此关切,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各国经济谋求增长,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动力。我们应该坚持共赢精神,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 第一,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近来有所放缓,这既同外部因素有关,也是各国调整经济结构的客观结果。下一步,我们应该通过必要的经济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我们应该坚持包容性增长理念,用社会政策托底宏观经济政策,织牢社会安全网,推动经济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我们应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拓展更大经济发展空间。 第二,坚定不移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我们应该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探索建立一体化大市场,在货币金融方面构建多层次大流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陆海空大联通,在人文领域推动各国人民大交流。我们应该扎实推动务实合作,推动应急储备安排尽早投入运作,更多发挥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作用,争取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早期收获成果,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今天就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共识。这是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成果,体现了金砖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政治意愿,不但有助于提高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造福我们和发展中国家人民。感谢大家支持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落户中国上海。我们愿同各方密切合作,做好充分准备,确保银行尽快启动。 第三,坚定不移塑造有利外部发展环境。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为金砖国家发展提供了更好外部条件。同时,世界经济仍未完全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社会期待金砖国家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我们应该推动金砖国家在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占全球比重继续上升,带动全球范围内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们应该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把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的有关共识和决定落到实处,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我们应该推动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动给金砖国家带来负面外溢效应。 第四,坚定不移提高道义感召力。金砖国家主持公道、弘扬正义,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是国际关系中的正能量。我们应该放大这种正能量,在国际事务中共同提出方案,伸张正义,践行平等。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共同维护国际公理,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为侵略历史翻案。我们应该推动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让世界上的贫困人口改变生活面貌。只要金砖国家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同心,金砖合作、南南合作和人类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巴西朋友告诉我,有一本畅销书叫做《巴西:未来之国》,书中寄托了对人类文明的美好希望。我期待着金砖国家能够像书中憧憬的那样,共同成为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未来之国,开创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多元、国际关系更加民主的美好未来。 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年货物进口额接近2万亿美元,对外非金融类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出境旅游近1亿人次。这些数字还在扩大,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更多需求和机会。 中国外交有原则、重情谊、讲道义、谋公正。对大国关系,中国主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对金砖国家合作,我们尤为珍视,列为外交优先领域,坚持同金砖国家做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我相信,一个发展质量更好、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的中国,一个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一个积极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中国,必将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当前,零售、餐饮、住宿业及消费品批发活动趋于活跃,土木工程建筑业活动商务活动指数上升,基础建设活动稳步推进,1月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回落未必具备趋势性。但从整体来看,新订单指数水平仍然偏低,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需求基础仍不稳固。“今后,应围绕民生发展和消费升级,着力于提升有效供给,激发市场潜在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记者 杜海涛)
李大大总理的首次拉美之行仍在进行。在5月19日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共同召开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大大透露,此次“中巴两国此次签署的协议金额达到270亿美元”,并强调“中巴贸易额要在短期内达到1000亿美元”,赢得了在场包括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内的两国官员和企业家的一致掌声。 与巴西签订高达数百亿的合作项目,契合了此前媒体对于总理拉美之行的憧憬——为经贸合作拓展新空间。在此前,作为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巴已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并于2012年,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去年7月,席大大主席成功访问巴西,中巴决定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舞台上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些都为中巴两国继续深化贸易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李大大总理此次出访巴西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 两国深化外贸合作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其最大的机遇在于,中巴两国存在巨大的经济互补性。譬如在基础建设方面,中国经过多年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具备有竞争力优势的装备与产能,而巴西尚处于亟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因此,两国在这一方面存有巨大的互补空间。事实上,在此次两国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基础设施建设就占据了重要分量。 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中国传统的优势对外合作项目,那么,推进产能合作,则堪称是中国对外贸易升级的又一新体现,且同样契合了中巴两国间的经济互补性,有着巨大的合作前景。正如李大大总理所强调的,中国与巴西开展产能合作,既有利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速度、降低成本,又能带动当地就业,实现互利双赢。 但“更重要的是,中拉经济转型升级也离不开产能合作。”在中巴工商峰会闭幕式上,李大大就表达了一种更高层的期许,“拉美不能只做初级产品的全球供应商,中国也不能一直只当廉价产品的世界工厂,以一般消费品来交换矿产品的贸易结构不可持续。” 换言之,对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的中巴而言,利用各自的产能优势,推进产能合作,是两国共同推进对外贸易升级的一种重要选择。且在全球经济尚未摆脱低迷的背景下,推动工业化、再工业化,推进产能合作,对于提升实体经济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不仅是对于中巴两国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产能合作,亦是确保世界产能平衡,实现经济优势互补的一次重要机遇。 具体对中巴两国而言,中国在高铁、核电等产能和装备方面具有很强的输出能力,而巴西在能源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传统优势,两国在此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实现更大规模的合作只是时间问题。 在今年4月3日召开的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上,李大大总理强调,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李大大总理此次的拉美之行,就是对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的一种市场考察和务实推进。同时也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中国外贸升级为“优进优出”离不开与各国经济互补性的挖掘。从中巴两国此次的合作成果来看,有理由相信,它树立了在深挖经济互补空间与产能合作上的典范,也将为中巴两国共同的经济发展新前景铺就更广阔的道路。(川昌)